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

国学经典

点击:85
  • 国学经典

信息详情

国学经典

歌词大全,简体,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诗词。

包含了*列代古诗词名家、歌词欣赏以及诗词相关古籍pdf等相关数据。读国学诗词网收录了海量的*历代诗词文学作品。古诗词名句。

序言/国学经典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的国学就具备这种*特质。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华五千年历史智慧的精髓,构成了我们精神生活的客观环境,维系着中华文化之根。

“国学”一词,最早出自章太炎先生《国故论衡》及《国学概论》的演讲,它以先秦经典和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等内容,形成了恢宏的“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其内涵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国学智慧涵盖了“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偈语、禅机、二十四史、唐诗、宋词和四大古典名着,它是万亿卷帙的古代文献,体现了*人对于生命和世界的理解。国学体系以“儒”、“释”、“道”三家学问为主干,又分为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婚丧和礼仪等支脉,为青少年汲取知识,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渠道。

国学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对*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影响颇深。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的复兴也起着重大的作用。作为炎黄子孙。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了解和熟悉国学,让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时常充盈在心田,通过学习国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解力,形成积极向上世界观。

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和熟悉国学,根据国学所倡导的精神指引,“正心”、“修身”、“齐家”,成为一个品质高尚、行为规矩的人,对国家和社会都能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推广国学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学的精髓是“天人合一”,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这又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图书信息/国学经典

丛书名:国学经典

作者: 林萌 主编

出 版 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5-1

字数: 266000

开本: 16开

I S B N : 9787561 155349

定价:¥28.00

内容简介

目录

*部分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概说 An Introduction to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儒家学说 Confucianismp>

至圣孔子 Confuciusp>

亚圣孟子Menciusp>

道家学说 Taoismp>

话说老子Lao Zip>

庄子轶事 Zhuang Zip>

法家学说 Legalismp>

韩非子Han Feizip>

墨子哲学 Mo Zip>

儒家经典之“四书” The Four Booksp>

儒家经典之“五经” The Five Classicsp>

史书纵览 Historical Booksp>

兵书纵谈 Books on the Art of Warp>

第二部分*古典文学

先秦诗歌 Poetry before the Qin Dynastyp>

诗歌唐朝 Tang Poetryp>

诗人经典 Tang Poets and Their Classical Worksp>

宋词小酌 Song Cip>

词人经典 Ci Poets and Their Classical Worksp>

元曲经典 Yuan Qu and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p>

散文古风 Prosep>

散文经典 Prose Representatives and Their Worksp>

四大古典名着之《三国演义》 The Four Great Classical Novels —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p>

四大古典名着之《水浒传》 The Four Great Classical Novels — Outlaws of the Marshp>

四大古典名着之《西游记》 The Four Great Classical Novels — Journey to the Westp>

四大古典名着之《红楼梦》 The Four Great Classical Novels — A Dream of Red Mansionsp>

第三部分中华文化杂谈

国茶文化 Chinese Teap>

民族茶艺 The Ethnic Tea Artp>

*酒文化Chinese Drinking Culturep>

汉字书法 Chinese Character and Chinese Calligraphyp>

诗意国画 Chinese Paintingp>

神州民乐Chinese Folk Musicp>

民族乐器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p>

戏曲艺术 Chinese Operap>

国粹京剧 Beijing Operap>

南国奇葩——越剧 Yue Operap>

黄梅艺苑 Huangmei Operap>

中华武术Chinese Martial Artsp>

传统医学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p>

针灸疗法 Acupuncturep>

养生气功 Qigongp>

*瓷器Porcelainp>

中华服饰 Ancient Chinese Clothingp>

民间艺术 Chinese Folk Artsp>

园林艺术 Gardenp>

图书信息3/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是由姚天文所着的国学研究文集,该文集共20万字,共分五编。其主要内容是传承传统文化,教育人们从小到大到老,一辈子要多做善事,不走邪路。书中还收到省内外专家学者的国学论文31篇,各位专家学者紧紧围绕“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这一研究主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供广大读者学习和参考。该集于2013年1月由*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品简介

湖北省钟祥市孔子学术研究会,于2005年6月30日由民政部门批准成立。 在省孔子学术研究会暨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学会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爱情道德,努力开展工作,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受到了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暨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的多次表彰,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尤为可喜的是在我市研究孔学深入人心,旧口、柴湖、郢中、东桥等地先后成立了孔子学术研究分会,研究活动不断,研究热情高涨。经过全市1500余名会员的不懈努力,至如今儒学研究成果显现,在全省乃至全国小有名气。

有关传统文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有关文件与各种场合都大力提倡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和发扬,取精去粕,号召力度颇强,有关儿童经典诵读,在台湾学者王财贵先生的竭力号召下,全国范围内蔚然成风,确有燎原之势,也有燎原之必须。但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穷经皓首似的去读,在如今资讯如此发达的社会仍如其旧,似乎也有一些杆格难通的地方。于是我们前后经八年时间,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选择编辑了“钟祥孔学系列丛书”,《论语精选民众本》、《中华传统实用札志》、《汤恩佳弘孔语录》、《国学经典》等共六册。《国学经典》这本书既适合小学以上的学生,也适合社会各界成人及家长的阅读学习,更是经典教员手头必备的书籍。

精品导读

开 篇 话

邹 灏

中华文化,文明久远;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传承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挥了根本作用。其中,国学经典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首要部份。

前不久,摆在我面前的这部厚厚的书稿,是市文联副主席、市孔子学术研究会会长姚天文同志主编并即将出版的钟祥孔学丛书《国学经典》。书稿整理的非常标准,实际上就是一部完美书的清样,可见姚天文同志对待即将面世的新书,是多么严肃认真和细致。他之所以用“精选”二字作为书名的主题,是有着他自己的思考的。

钟祥孔子学术研究会是钟祥市民间知名的学术团体,早在2005年6月正式成立,是荆门市乃至全省全国县级市首开先河的孔学研究组织。自成立以来,研究会紧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科学发展观”,结合钟祥实际,积极开展广泛的学术研究,为研究孔子思想,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国学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生民之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载体,是人民的安身立命之地,是我们顶天立地的思想根基、力量根基。《国学经典》全书共分五编,通编重点谈到了儒学的重要意义。如“三字经”、“弟子规”、“中华道德价值体系”等都是儒家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

我们完全有理由想到孔子。孔子作为*乃至世界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有关先立德后学文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认真借鉴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在父母面前讲孝道,在兄弟朋友面前讲友爱,办事严谨并且恪守信誉,广泛关爱民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国学经典》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供孩子们学习的书,也是一本可供成人、家长乃至教育工作者读的书。

此外,值得欣慰的是,本书尚录辑了省内外31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撰写国学论文31篇,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也为本书添色不少。对各位专家学者的辛勤笔耕及无私奉献的精神,我对他们深表敬佩和崇高的敬意!《国学经典》即将付梓之际,我们满怀喜悦,迎来了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该书作为新成果,也是献给十八大顺利召开的一份特殊礼物。

作者简介

姚天文,1955年出生于湖北钟祥市,大学文化,现任钟祥市文联副主席兼创作研究部主任、钟祥市孔子学术研究会会长。系湖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常务理事、省作家协会会员。2004年出版报告文学集专着《江汉电火》,2010年出版专着《古郢放歌》,2012年主编《国学经典》专着。多次被钟祥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省孔子学会表彰为“优秀文艺人才”、“先进文艺工作者”等。

图书简介

作 者:姚天文

出 版:*文化出版社

总 编 审:*文化出版社国内编审处

责任编辑:王广梁

封面设计:李 祥

印 刷:*文化出版社印刷厂

开 本:787×1092mm1/16

字 数:200 千字

印 张:16.50

版 次:2013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 价:38.80元

出版社简介

*文化出版社是一家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出版机构,主要出版文化、艺术、教育、卫生、经济管理类图书和书画、摄影作品集以及各类学术专着。该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于上海的中华文化书局,1938年迁入香港,1955年更名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为*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出版了上万种图书,业务范围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文化出版社已成为一家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机构。业务包括图书编辑出版、书刊代理发行、文化学术交流等。附属机构包括作家委员会、《水墨味》杂志社、《艺术典藏》编辑部、《中华翰墨》编辑部等。总社地址:*·香港九龙弥敦道208-212号四海大厦。

图书信息2/国学经典

作者:陈洪治 编着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4-1

ISBN:720 005352X

字数:180000

纸张:胶版纸

定价:120 元

内容提要

《国学经典:赋》:赋之兴,由来久矣。大夫登高之诗、俳优诙谐之语、游士纵横之言、屈子行吟之辞,综而衍之,乃成此体,自汉兴迄于清亡,与诗并列文苑,两千余年未曾中辍。“五四”以来,“桐城谬种,选学妖孽”之说甚嚣尘上,于赋之批驳更无以复加,以至百代显学,一朝烟灭,时至今日,竟成绝学,慎终追远,岂不哀哉!

赋之弊毋庸讳言,赋之衰毋庸讳言,赋之亡则不可不言。是有此书之编,不期于振拔斯文于一旦,只求能稍补前人之失,庶免数典忘祖之嫌。全书分为四编,*编略述赋之演变历史,以求清其脉络;第二编选辑名家名赋,以求详其枝叶;第三编介绍赋体常识,以求正其声名;第四编选录近世学者之赋学论文,以求显其学之深广。

《国学经典:曲》:提到曲,人们一般都认为就是指元曲,实际上在这里谈到的曲是广义的戏曲。戏曲艺术在*文学史上乃至整个中华文化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成就并不逊于诗、词和赋。

谈及戏曲,人们难免就会联想到一个“俗”字。当然,这里所说的“俗”,并不是指俗气、鄙陋,它们相对于高雅、雅致的“雅”而言,是指通俗、质朴。戏曲不只有俗的一面,同时也有雅的一面,是有雅有俗、雅俗共赏的。

本套书还有《国学经典:词》、《国学经典:诗》。

目录

《国学经典:赋》

*编 赋的发展简史

*章 源头活水,非止一泉——赋源初探

第二章 南国幻境,梦地巫声——先秦辞赋概述

第三章 天朝气焰,扬励无前——两汉赋概述

第四章 风骨清狷,性情驰驱——六朝赋概述

第五章 盛世神韵,绝代风骚——唐赋概述

第六章 骈体之论,押韵之文——两宋赋概述

第七章 风情渐老,典雅而亡——元、明、清辞赋概述

第二编 重要赋家及辞赋作品选

*章宋玉和荀卿赋

第二章贾谊怀才不遇之赋

第三章淮南小山与王褒的体物之赋

第四章枚乘赋——散体赋之奠基

第五章 游猎、牢骚、都城之赋

第六章 抒情小赋

第七章 建安咏物抒怀之赋

第八章 正始忧生寓理之赋

第九章 两晋山水闲放之赋

第十章南北朝感慨兴亡之赋

第十一章 唐代超迈古今的新文赋

第十二章 两宋议论之赋

第十三章 金无沉郁之赋

第十四章 明古体赋与“前后七子”

第十五章 明末遗民之赋

第十六章 清赋掩卷

第三编 辞赋概论

*节 赋的特征

第二节 赋体分类

第三节 赋的作用

第四编 名人赋论

赋在*文学史上的位置(郭绍虞)

赋论(谭正璧)

论赋体的起源(褚斌杰)

主要参考书目

《国学经典:曲》

*编戏曲发展史略

*章 话说戏曲起源时

第二章 杂剧院本共争辉

第三章 九儒十丐创杂剧

第四章一树梨花压海棠

第五章 南强北弱显峥嵘

第六章 初生南戏渐繁盛

第七章 案头杂剧趋典雅

第八章 传奇一出惊四座

第九章 昆腔代弋步巅峰

第十章 末路传奇似黄花

第十一章 别支末流出民间

第二编 重要戏曲作家及其作品

*章关汉卿

第二章王实甫和《西厢记》

第三章马致远和《汉宫秋》

……

第三编 散曲发展史略

第四编 重要散曲作家及其作品

第五编 戏曲知识

主要参考书目

《国学经典:词》

《国学经典:诗》

文摘/国学经典

修省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①薄冰上履过②。

【注释】

①向:从,到。②履过:走过。典见《诗经·小雅.小昊》:“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比喻经过危险境地。

【译文】

要想做到纯洁完美的品德,一定要经过烈火般的锻炼和艰难困苦的磨练;要想建立惊天动地的功业,也必须经过危险境地的磨难。

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止当如渡海浮囊①,勿容一针之罅漏②;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③,须假众木以撑持。

【注释】

①渡海浮囊:古时用牛皮或羊皮制成气囊,渡海人防溺所带,与如今的救生圈功用相同。②罅漏:罅(xia),瓦器的裂缝。罅漏,缝隙,漏洞。③凌云宝树:出自佛经《无量寿经》,西方佛地的宝树。

【译文】

一念之差办错了事,就会使人感到你好像所有的行为都有过失。

媒体推荐/国学经典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唐·韩愈

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独为首。

——宋·苏轼

*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一指杜甫一,所

以我叫他做情圣。

——梁启超

*有史以来*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

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闻一多

图书信息1/国学经典

基本信息

书 名: 国学经典

作者:宋涛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

ISBN: 978754 5104288

开本: 16开

定价: 298.00元

内容简介

国学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极大影响。“长袭宿收,风神凝远,制行峻洁,望而知其为贵介公子”。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国学中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是连接炎黄子孙的血脉之桥、心灵之桥。

图书目录

文学经典

从政经典

处世经典

礼仪经典

养生经典

帝王经典

谋略经典

佛道经典

编辑推荐/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第1辑共40种)(套装42册)》:

家有典藏香门第

腹有诗书气自来

友情提示

此页是<国学经典>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信息资料

信息名称: 国学经典
信息栏目: 信息简介 网站链接
网址链接: www.duguoxue.com
收录查询: [百度收录] [360收录] [搜狗收录] [必应收录]
网页版本: 手机版 电脑版
本页链接: http://wangvgjybz8.kuuuo.com/